在解决问题前,需明确性能下降的根源,常见原因包括:
-
尼龙嵌件磨损 / 老化:嵌件弹性减弱、变形或开裂(最常见)。
-
螺纹配合间隙增大:螺栓或螺母螺纹磨损,导致摩擦力不足。
-
环境因素影响:高温、腐蚀或振动过载加速嵌件失效。
-
安装不当:初始扭矩不足或过载导致嵌件提前损坏。
-
调整嵌件位置:
部分尼龙螺母的嵌件为独立环结构,可尝试旋转螺母,使嵌件未磨损的区域与螺栓接触(仅适用于嵌件局部磨损的情况)。
-
补充摩擦力:
-
涂抹螺纹锁固胶(如乐泰 242/243):通过胶水填充间隙,增强防松效果,但需注意胶水耐温性(通常≤150℃)和拆卸难度(需加热至 200℃左右)。
-
添加弹性垫圈(如弹簧垫圈、波形垫圈):通过垫圈弹性补偿嵌件弹性衰减,但防松效果有限,仅适用于低振动场景。
-
更换新螺母:
尼龙嵌件属于易损耗部件,性能下降后最可靠的方式是直接更换同规格新螺母(成本低且操作简单)。
-
升级为金属防松螺母:
若需频繁拆卸或长期使用,替换为金属嵌件防松螺母(如不锈钢嵌件、铜嵌件)或结构防松螺母(如施必牢螺母、法兰面防松螺母),利用金属弹性或特殊牙形实现防松,耐久性更强。
-
更换螺栓 / 螺母组合:
若螺纹磨损严重(如滑牙、毛刺),需同时更换螺栓和螺母,确保配合精度。
-
改用更大规格的紧固件:
若安装空间允许,可升级至更高强度等级的螺栓(如 8.8 级→10.9 级)和螺母,增大螺纹接触面积。
-
高温环境:
-
更换为耐高温尼龙螺母(如 PA66+30% 玻纤,耐温可达 120~150℃)或金属防松螺母(如不锈钢材质,耐温更高)。
-
增加隔热措施,避免螺母直接接触热源。
-
腐蚀环境:
-
改用不锈钢尼龙螺母(嵌件为耐腐蚀尼龙)或全金属防松螺母(如 304/316 不锈钢材质)。
-
表面涂覆防腐涂层(如达克罗、镀锌),减少介质对螺纹和嵌件的侵蚀。
-
高振动环境:
-
采用组合防松方案:尼龙螺母 + 螺纹锁固胶 + 防松垫片(如 Lock Washers),多重保险。
-
升级为防脱落螺母(如开口销螺母、带耳止动螺母),通过机械结构锁定,彻底避免松动。
-
规范扭矩操作:
使用扭矩扳手按标准力矩安装(参考螺母规格说明书),避免扭矩不足(防松无效)或过大(压溃嵌件)。
-
检查安装顺序:
确保螺母与被连接件表面平整,避免倾斜安装导致嵌件单边磨损。
场景类型
|
优先解决方案
|
次选方案
|
禁忌操作
|
高安全场景
|
立即更换新螺母或升级金属防松螺母
|
组合防松(锁固胶 + 垫片)
|
继续使用旧螺母
|
普通工业场景
|
更换新螺母
|
调整嵌件位置 + 锁固胶
|
忽视磨损强行复用
|
频繁拆卸场景
|
改用金属防松螺母或施必牢螺母
|
尼龙螺母 + 弹性垫圈 + 定期检查
|
多次重复使用同一螺母
|
高温 / 腐蚀场景
|
更换不锈钢防松螺母或耐高温尼龙螺母
|
增加隔热 / 防腐涂层 + 定期更换
|
使用普通尼龙螺母未做防护
|
-
定期检查:
-
目视检查尼龙嵌件是否有裂纹、变形或磨损痕迹;
-
用手旋紧螺母,感受阻力是否明显减小(表明嵌件弹性不足)。
-
建立更换周期:
-
高负荷场景:每拆卸 1 次更换新螺母;
-
普通场景:累计使用不超过 3 次即更换。
-
正确存储:
-
尼龙螺母避免暴露在阳光直射、高温或潮湿环境中,以防提前老化。